未经股东会决议,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是否有效?

 

前言

当再一次被问及“公司能否为股东提供借款担保,担保合同是否有效?”时,我决定就此问题写点什么,也许这不是公司法专业难点问题,但确实是客户们咨询度较高的问题。

 

法条链接

《公司法》第十六条规定:

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由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

 

常见区误

司法实践中对该条款的理解不一,有人认为该条款属于法律强制性规定,根据《合同法》五十二条的关于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公司未经股东会决议为股东提供担保,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担保。

 

结论意见

先说结论,《公司法》十六条是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规定,不应以此作为评价担保合同效力的依据。公司对外做出担保的意思表示,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行为,担保行为是否有效,主要应依据《担保法》以及《合同法》做出评判。

 

未经股东会决议,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是否有效?

 

 

分析路径

 

到这里可以看出问题所在了,那么“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里面的“必须”字眼,是否意味着该款属于法律强制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四条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四条规定:“关于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何谓“效力性强制性规定”?通俗而言就是也就是说法律及行政法规,明确规定违反了禁止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合同不成立的规范;或者法律及行政法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禁止性规范后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但是违反了这些禁止性规范后如果使合同继续有效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范。例如:《合同法》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无效。”该条即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了解了这些姿势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对“必须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是否属于‘效力性强制规定’做出判断了。从字面表述即可以看出,该款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此类规定提供担保将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因此该条款应不属于‘效力性强制规定’。既然不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那么,公司未经股东会决议为股东提供担保的行为,在无其他无效的情形之下,自然不会仅因未决议而产生无效的法律后果。

 

 

 

深入问题

问题又来了,假设公司章程里明确规定了公司对外担保的额度,公司超过该额度提供担保的行为,是否有效?

 

法条链接

《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最高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担保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分析路径

 

有限公司的章程作为公司内部决议的书面载体,不具有对世效力,对外部善意第三人不具有约束力。

 

虽然公司注册信息对外公开,可以通过公开渠道予以查询调取,但公司的公开信息也是相当有限的,公司章程属于公司的内部档案,除本公司持有营业执照正本及授权委托可以调阅外,其他公司或个人需委托律师予以调取,个别工商管理行政机关机构还需要凭借法院受理通知书才可以允许调阅,公众存在客观获取公司章程的难度。

 

因此,目前司法实践认为加强第三人对公司章程的审查义务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即第三人对公司章程不负有审查义务。除第三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公司超出章程规定对外提供担保外(如第三人原本就是公司股东、或管理人员),该担保行为有效。

 

上海浦东新区东方路69号裕景国际商务广场A幢1805室
Room 1805 Tower A, ETON Place, Dongfang Road 69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China

ZIP:200120
+86 21 6568 6508
service@judunlaw.com

更多链接

成员单位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巨盾律所公众号
Copyright © 2015-2023上海巨盾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9036346号-1